网飞版「汉尼拔」,果然刺激
时光撰稿人 | 小艮
在电影中寻找生活的更多可能。
以变态杀人狂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,要说经典,应当首推《沉默的羔羊》。
片中有两只“怪物”。
一个是野牛比尔,他取人性命后,还要剥下死者的皮;另一个是汉尼拔,智商极高,绅士有礼,但有着吃人的癖好。
最近,网飞推出了一部新剧,塑造了一个怪物形象,其恐怖程度,甚至可以媲美汉尼拔。
《怪物:杰夫瑞·达莫的故事》
(以下简称《怪物》)
本剧改编自美国连环杀手杰夫瑞·达莫的真实经历,主创阵容非常豪华,著名制片人瑞恩·墨菲(《欢乐合唱团》《美国恐怖故事》)掌舵。
“快银”埃文·彼得斯挑战出演食人魔。
卡尔·弗兰克林(《纸牌屋》)执导第一集,为整部剧定调;剩余九集由詹妮特·莫克(《姿态》)操盘。
也因此,《怪物》有了近乎电影级的人物塑造与视听水准。
密尔沃基怪物
杰夫瑞·达莫是美国历史中最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狂之一。
他出生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,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,一共谋杀了17个人。
《怪物》对事件与人物有非常细致的还原。
这部剧的特点是,不刻意制造悬疑感,而是以稳健的叙事风格与视听语言构建让人寒毛直竖的惊悚情境,很日常,充满着随机的因素,但劲道十足。
平日里的达莫,个性有些局促、慌张。
比如邻居问他房间为何会有腐臭的味道,他编造的理由根本没什么说服力。
在酒吧与人搭讪时也是,他虽然有着迷人的金发和面容,但缺乏交际的魅力,想拉人回家还是要靠钱。
达莫常常以艺术摄影师的身份让人放下戒备,用下了安眠药的酒水招待客人。
他最需要的是掌控感,最怕对方离开自己身边。
矛盾之处也在这里,因为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极度危险的猎人。
当达莫一旦察觉到对方有离去之意,先是竭尽全力挽留,再是使用工具束缚,比如手铐,或者刀刃。
达莫有个非常偏执的爱好,需要他人陪伴,或者是看恐怖片《驱魔人》,或者就是安安静静地呆着。
在第一集中,翠西为了让杰夫瑞放松警惕,不断用爱抚、艳舞讨好他,找到机会就迅速逃开,并报了警。
达莫狭窄的房间里藏着的桩桩血案,随之公之于众。
冰箱里放着人头,冰柜里有用塑料袋装好的人的心脏与男性生殖器,卧室中有五具头骨,以及记录肢解过程的宝丽来照片……
人,何以成了丧心病狂的怪物?
怪物的诞生
表面上看,对于达莫的沉沦,这部剧给了一些解释——
原生家庭创伤。
他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,父亲常年在外,鲜少回家;母亲有些疯疯癫癫,为了唤起丈夫的注意,不惜服用过量的药物,经常处于生死边缘。
父母争吵不断,幼年的达莫缺乏必要的陪伴与爱,而父亲每一次短暂的停留,于他都像恩赐。
小小的达莫还学会了迎合父亲。
比如,他们从地下室找到了一只腐烂的负鼠,当父亲耐心科普时,他会主动去触摸尸体。
父亲看到内向的达莫对动物尸体感兴趣,于是带着他去搜集路边被撞死的动物死尸,讲述解剖学知识,并带着儿子付诸实践。
达莫话很少,最常问的是父亲什么时候离开,能不能多陪伴自己。
孤僻的他集中时间搜寻小动物如狗、猫和麻雀,解剖尸体、用硫酸处理尸骨。
幼时的这些经验,便成了他日后作案的手段。
另一方面,达莫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试探到了自己喜欢同性的性取向。
一开始,他从偷来的男性服装模特寻求慰藉。
后来,他也尝试着踏入正常的恋爱关系。
偶然的机会,他邂逅了一位要去参加演唱会的慢跑者。
达莫将他邀请到家中,喝啤酒、做各式运动,当对方要离开时,达莫想尽一切办法挽留。
见其去意坚定,他拿起哑铃重重砸去,无意间伤了人命。
一具尸体,当然无法逃离。
这是他第一次杀人,也定下了日后的残杀模式:试探性相处、不择手段挽留、痛下杀手。
杀人后,他开始尝试毁尸灭迹。
肢解尸体,将尸块从马桶冲走。
还有个细节,匪夷所思:他砸碎尸骨,并将碎骨撒满在后院。
有何有意?
他这么做,受害者便可以永远萦绕在他的身边,再也不会离去。
后来,随着杀人数量的增加,他对尸体也有了越来越强烈的迷恋。
他喜欢内脏刚解剖时的颜色与散发出的热气,这能激发他的性欲;他还会将割下尸体的肉,辅以各式各样的调味品。
对他来说,吃下受害者的肉,受害者便会在他的身上重生。
达莫的这种变态心理,有个专门的术语可以概括:「内脏癖」。
如此梳理下来,这部剧的主题似乎又滑入了俗套里——
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理论。
不过,《怪物》的立意明显没有囿于这样的套路。
怪物是谁?
要论变态程度,达莫相比于汉尼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如果比情商、胆识与应变力,达莫要逊色太多太多,他没有超凡的智慧或神通,但却能一再逃过了警察的搜查与法律的制裁。
这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相关。
20世纪八九十年代,达莫生活的密尔沃基市是一座工业城市,城市中有大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。
在这里,白人受到尊重与信任,而少数裔移民尤其是黑人群体则饱受歧视、无视。
对比非常鲜明,比如,达莫酒驾,想将尸块运送出去,警察询问时,他随便编了个理由就蒙混过关。
另一边,达莫再次作案,他哄骗一个14岁的黑人小伙到家,并用利器砸破了他的头部。
受害者费尽千辛万苦逃到街区,却因受到深重的虐待无法言语。
面对警察的问询,达莫又谎称,黑人小伙已经19岁,且是他的同居男友。
警察走进了达莫的家里,只要耐心搜查,必然能发现房间中的秘密。
但,因为他们漠视少数裔群体,嫌恶同性恋者,草草离场。
于是,一桩人命就此陨灭。
畸形的社会氛围与松散的执法态度,成了悲剧的温床。
《怪物》对此有着明显而强烈的批判态度。
一处镜头设计。
达莫哄骗新的猎物回家,摄影机往前推,电线杆上贴着的正是受害者的寻人启事。
所以,怪物究竟是谁?
冷漠的父母,不负责任的警察,畸形的社会氛围……
而随着情节的推进,这部剧通过表演与剧作再一次完成了立意上的升级——
达莫成为纯粹的罪恶的化身。
剧中,埃文·彼得斯贡献了精湛而微妙的表演。
达莫第一次杀人时充满了偶然的因素,慢跑者决意离开,他竭力挽留时竟不自觉落泪。
他无意间下了狠手导致对方重伤,其情绪从惊恐到放松,再到欣慰与释然。
达莫的行为逻辑非常简单,用尽一切办法将对方留在身边。
再比如,他经常给同伴下药。
有时因为紧张,会在慌乱中喝下那杯下了药的酒水。
但即便是神志不清,他依然会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让同伴喝下药物,从而短暂地拥有他。
一旦有人夺走了他的“所有物”,他会瞬间暴怒,一改往日的自卑与怯懦。
即便对方是出于好心丢弃了男性模特的奶奶。
随着对尸体的日益迷恋,每当他看到新鲜的肉块甚至是解剖的动作,都能激发出他内心的杀意与快感。
而当达莫被逮捕后,他的态度坦诚到不可思议。
他交代了种种作案细节,并一再强调,受害者是他唯一能掌控的事物。
父亲请求律师帮忙,找到了与其类似的杀人狂罪犯,想依循审判案例,将犯罪原因归于作案时神志不清,以免除他的牢狱之灾。
耐人寻味的是,达莫否认了精神失常的可能性。
他唯一关心的却是,其他杀人犯是否跟自己有相似之处。
《怪物》共有十集,以上信息主要来自剧集的前四集。
这部剧不追求悬念,第一集就放出了达莫被捕的过程。
在后续内容中,它分别从达莫及其家人、受害人及其家属、群众、媒体、法律人的视角,拼凑起这个残暴而变态的怪物形象。
跟以往的变态杀人狂题材作品相比,《怪物》最大的不同是,达莫不像其他高智商罪犯那样可以轻松掌控全局;相反,他在作案时常常因为笨拙而让局面失控。
就是这种失控的状态,藏有他内心中的脆弱、孤独、以及让人不寒而栗又难以理解的恶意。
-END-
评论(0条评论)
全部评论